有關道教、氣功與太極拳 訪問團體:PJEC. 受訪者:藍添榮牧師 日期:22\4\2001
-
請談談您對氣功、太極、道教的認識。
遠在西周以前,周易繫辭傳11章有一句名言道:「是故易有太極,是分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易”在易傳的本體論中,主要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終極本體,太極是這種生生不息的狀態中之另一個代名詞。所謂太極分兩儀,這兩儀就是陰和陽。自此以後,陰陽學說,亦成為春秋戰國的宇宙生成論,以至成為中國文化的即古老又多元的內容之一。
-
道家與道教的簡史
當這句話落在東周末期老子的手中,他就套用陰陽在他的道學里面,加上氣來解釋他所認為的宇宙生成觀,或宇宙來源。 其在《老子四十二章》這麼說:「道生一,生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時候,《氣》也在道學里面,成為後人研究老子道觀的法門之一。無疑地,老子在他的宇宙論里面,他把道等同《易》、《太極》或《陰陽》。後來的庄子,更以此句話,發展出氣之存于陰陽,成為陰陽之氣,是天地萬物的起源;也是人與物成毀的因果關係。然而,相對的來說,老庄談得最多的,主要乃在于道,而非主要在《氣》的性質上(參老子的各種注釋書)。道家學說到了漢朝末期,才分道揚鑣。
道教就在此時由張道凌所創之五斗米道而開始,以太平經(內含陰陽學說)為教義之本,提倡療病贖罪。但是,不久卻吸收先秦神話寓言的內容,成了神仙鬼怪等迷信之說。這是中國道教可追溯之最早的起源。
然而,道學乃在眾後人的繼續探討下,愈得到發展,到了宋明兩朝時期,儒釋道已經彼此吸納和包容,成為宋明理學。宋明理學是中國文化後期的發展階段,許多學人也在此時冒起。但到了二十世紀,理學則在中國境內被共黨所滅。但在境外如香港、台灣和東南亞等地得到繼續。
-
太極拳的來源
嚴格的來說,太極拳的起始,也與繫辭傳的那句話「太極」和「兩儀(即陰陽)」有關。根據台灣鄭子太極拳源流的研究,太極拳的原名稱「十三勢」,不懂從誰開始把十三勢傳了給道士張三丰,自此十三勢被張三丰稱為太極拳,成為道教的一只特別支流。由張三丰到明朝王宗岳的「太極拳論」的立論基礎,都把陰陽學說放在拳論上盡量發揮。另一方面,武禹囊則把「氣」貫通在拳架上,成為當時氣與拳架首次匯合的理論稱「十三勢行功心解」。由王宗岳開始,太極拳才分宗。至今主要的太極源流有陳、吳、孫及楊家。太極拳之所以能別于道教,自成一家,相信這與道教自明朝以後在中國發展時而不穩定有關。此外,太極拳以中國正宗武術標榜,或以柔制剛,或能打出健康為名來吸引人。
然而,太極拳動作講究柔和慢,加上要配搭練習氣功,以及相對性的要練一些散打功夫,若要練達健康或練至有功底,不能在三五年內能練成。在今天只講求快餐式的生活趨向之下,花時間來打練太極拳,已經不再吸引人,尤其是年輕人。對于一些講求快速得超能力的人,他們寧願在練氣功及念咒語方面下手, 但這些途徑是危險的。
-
道家與道教的簡史
-
氣與氣功
氣功的起源,可以說是起始于中國人對《氣》的傳統概念,對《氣》有著很豐的了解、很多用法和許多不同的體會。這些傳統、了解、用法和體會則促成《氣學》的發展,甚至到了現代的所謂氣功,是息息相關的。氣本身就是一個範圍很擴的一個課題,單在甲骨文的造字方面,《氣》其原始寫法是【 三 】。這個【 三 】形成的奇妙,足可在聖經的舊約神啟示神學方面作進一步的探討,且很有價值。但因不是主題,所以就此略過了。 氣在早期的文獻如《左傳》和《國語》曾經出現過。續在以老庄和孔孟為主流的學說中也紛紛被引用。但用在今天一般上的太極拳和氣功方面,對氣的詮釋和定義主要是在《元氣》這一環。所謂元氣,就是萬物之源,也指天地陰陽中和之氣。人與萬物皆起始于這元氣,這元氣是一切萬物從無到有的元素。而人立在天地之間,可透過人的意志導引和吐納的方法,將萬物自然之氣融會貫通在個人體內之氣,並不斷的在“內外”循環、調整、中正,以促進體內血液的流通,指望能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這種意志導引和吐納之法,把外在自然之氣歸于己身,又將己與天地會通的這種功夫,就叫著氣功。 -
太極拳與氣功,除了是武術,是否還有其他的特質?修練氣功與太極拳對人的生命有何影響?
-
何謂氣功
首先,在觀念上,氣功不被編入為武術的一種。氣功本是道家(或教)修心養性和佛家(或教)坐禪之其中一種靜坐冥想法,兩者均講求自我意志集中並透過練氣之法,達到脫離煩世求清靜的養心之法。所以嚴格的來說,氣功本身不能成為一宗教的說法是基于這一原因。法輪功今天在佛教界引起的反響,並被拒成為佛門之一宗,正是佛教要把氣功和「教務」區分,只視所有的氣功為一種「運動」。想不到氣功能在二十一世紀對佛教本身存在這樣的一種沖擊,相信同樣的也將會沖擊現下全球華社所存的那種多神信仰的思想或觀念。佛教的原始本來是叫人不執著,或不存偶像崇拜,才能體悟「空」的境界,然而,自把傳統道教或興都教的偶像吸納之後,成為崇拜偶像的宗教。現在面對自稱佛教正宗的法輪功,則不能如同偶像般的被接納,所以成為一種兩股之間的張力。當然,法輪功的現象,不能不說有其政治、社會和個人利益的因素在內。
然而,法輪功如何能發揮那麼大的「反響」,則是奇蹟。法輪功本身的名字已經告訴人,那是一種氣的「功夫」而已,從氣的定義是元氣來看,法輪功已經乖離了其範圍,其所鼓吹的是一種超自然的能力,藉著這種練習超自然的能力之過程,達到其個人對政治和社會的要求和反響。
鼓吹人追求超自然的能力,正是今天所有氣功的最大動機和目的,也是吸引人練習的最好方法。然而,人與萬物即起始于「元氣」,本要求通過練氣的功夫,回歸天地人的合一之「氣」,但卻成為人人所欲追求之超自然能力,這本身亦是違反前人對「氣」所下之定義。加上人普遍不承認自己的有限性和逆根性,一旦獲得超自然的能力,造成更大的惡而非善。
所謂人可能透過練習氣功而擁有超自然的能力,可集中表現在以下几個方面:- 是現代醫學不能醫治的病,透過練氣功,暫時得醫治。
- 發出超過人個體的力量,如神打、能發力將強于己几倍的力量推倒或打倒。
- 宣稱與偶像如觀音、釋加摩尼、齊天大聖、張飛、關公和各神聖有溝通。
- 能算人過去的命運之能力。
因此,練氣功本身,可能招來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人含追求超 自然能力的潛在危險。當人操練得擁有不是源自人的本能,或超出人的本能,那種超能力是從何而來,我們就不得不思考。如果那種超能力是源自另外一個空間的靈界能力,而這靈界是否叫我們生命得以改變得趨向純潔而不污穢,或從權力、權勢、地位、錢財、脾氣驕傲中,走向謙卑虛己,這是我們重視的。若不然,這靈界的能力是叫人達到更多的欲望、利益和權勢,人就要小心,以免落入欲罷不能的可悲境地。
此外,另一個練氣功的潛在危機,就是走火入魔的現象。成功渡過走火入魔的危機或關鍵,世上沒有几個。因為,氣功與「魔」的關係太密切了,即使能過走火入魔這一關,人陷入被魔使用的狀況愈大。對于基督徒,我的勸告是:最好不要沾上氣功或遠離氣功,好好的倚靠上帝而活,聽神旨意,求神免去試探和引誘,在教會勤奮事奉,並且一生為榮耀祂而活。 -
太極拳是一武術
太極拳是一種武術無疑。從其歷史來看,則從前稱為十三勢的時候,我們看不見其與練氣有任何關係,單從拳架的招式來分析,那是人與大自然之一種融合的運動,從觀察動物的行動所產生的力度、速度和實際效果的體能活動中,如何運用在自己的身體上,以加強自己求生和防衛的能力。加上傳統的陰陽學說,用在拳架上來架構其實力,得以生生不息或傳宗接代,這是中國人極強的民族傳統思想,原是無可厚非的。
現代醫學已肯定了練太極拳的好處,就是堅持練太極拳的人,能促進身體下半部的腳力或恆力,對身體的健康起著積極的建設意義。
所以,如果能夠,我們可把太極拳返原,重稱十三拳勢,注入新的意義而不拘泥于招式的變化,或可更新各招式的名稱,讓其更具再創造的意義。在救贖的大前題下,如果能把太極拳或其他傳統武術,都歸納入神要拯救的部份,重新以神的再造或更新的眼界來看待;以去掉其不純潔或不良動機的部份,注入新的意義,清楚神為我們操練身體聖潔和健康的對象和意義。這其實是一種福音在自身文化被更新的嘗試。而基督徒練拳,不是為練拳而練拳,乃是更新思維,付予文化更新的內涵,加深福音的認識;不但能操練身體,也更能操練敬虔。這是我現下對太極拳的思考和建議。
-
何謂氣功
-
可談一談你本身的經歷嗎?
我練的太極拳是源自楊家、承于鄭子、傳自黃氏的太極拳。黃氏太極拳宗師是已故黃性賢先生。黃性賢在未拜鄭曼青為師前,已是少林羅漢和白鶴拳的宗師,後得鄭子嫡傳,把少林拳的一些架式、少林動性運氣法和打坐融合在太極拳內,更把空的佛門觀念帶進原始道教的太極拳中,而成黃氏太極拳派。所以,單在黃氏,除了太極拳,還可學得各種氣功。在導引氣的運作下,更有口訣協助。
太極拳在上面其實談了不少,所以不在話下。練習氣功的主要目的是與太極拳融合或輔助太極拳打得更好。練習氣功期間,個人的概括性經歷如下:- 起初是集中意志,在念口缺的時候,把氣導引在丹田的部位,直到有股燙的感覺。
- 把丹田之氣,隨意志運行至全身。所謂意到氣到,通行無阻。
- 進入極虛或空之境,毫無雜念。
- 開天眼見怪象。
- 見混沌黑暗的宇宙。
- 與寧靜的宇宙相融,所謂天地人合一之境。
以上的第四階段,是走火入魔的關鍵,因怪象的浮起,恐怖和雜念同生,練習者若不能過此關,即不能從亂象出來,不能平息雜念和恐懼,結果導致神智錯亂。
氣功在練至第三及第六層之時期,太極拳的進度迅速,尤其是在散打和推手的練習上,很快就能體會何謂聽勁、隨勁、化勁和發勁。腍脈兩度打開了以後,拳架更可打得柔和,這時的所謂太極拳理,很容易明白和上手。因練氣功的關係,內勁極強,整身充滿反彈之力,那時候,身體可忍受木棍的重擊而無事。那些空手道或跆拳道黑帶的人,雖然手腳皆硬,能破几塊磚頭,但打在太極拳高手的身上,不會有所損傷,反而對方之手腳紅腫疼痛。我試過好幾次用一根手指輕打在別人身上,力所到之處即刻變淤黑。這就是練氣功招惹而來的超能力。
當我正處對太極拳與氣功之極盛時,感謝神的大能大力,把我在沉醉的深淵中拯救過來,親身體驗祂真實的臨在,那種喜極而泣、平安、憮慰和自由之感絕不能以筆墨和言語所能形容,也是絕非所謂氣功所能給于、更是絕非氣功之空靈和舒服之感所能比擬的。自這次經歷以後,前因練推手所傷之頸旁左邊之骨骼,竟然不再疼痛而痊癒。
此事後不久,可能還不願放棄太極和氣功,乃對它沉迷不悟。心不以追求聖經真理為念,因而又經歷三個晚上的屬靈爭戰,在這場艱辛的爭戰中,上帝使我看清楚所謂氣功與太極拳融合的真相,實已成為我心中的桎梏和偶像,也是出於那惡魔的試探,此後才決志遠離氣功,也同時放下太極拳教練的身份和太極協會內的一切職務。為了清除腦中的氣功觀念和口缺,連太極拳也停練兩年余,一方面也讓神的道來代替或填滿自己。對聖經真理的渴慕和探討,至今未曾停止過,並于四十余歲的年齡,在2000年進了神學院受造和裝備,正式成為馬聖的學生。
結論
這是個人在這一方面的一點經歷。本來計劃了告老退休的時候,要在一清靜之處續研練太極和氣功,想把它當成寶抱著歸終的,上帝卻一次又一次顯現祂的大能大愛,把我的固執,一次又一次的粉碎,使我體悟神的救贖、恩典及復和的真諦。我不明白神為何以臨在的方式顯現祂自己,但每當我想起那一刻的時候,均忍不住流淚。我總覺得自己很愚笨和悖逆,像多瑪總要看到摸到主才信一樣,以至認識上帝的日子遲了很多。我真的盼望,年輕人不要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追逐個人至上的東西。特別是基督徒,無論出於任何理由(如患頑疾求超自然的醫治),更不要妄想以氣功來體驗神,那是一種很危險的行徑,恐怕被強烈的慾望所充滿,給惡者留了地步,以至上身。真的千萬不要墮入以身試火的境地,唯有仰賴十字架上的耶穌!
注:以上是在2001年的訪問原稿。我那時來不及用註腳指出一些參考書籍的出處,而且因其乃有許多尚可進一步討論和商榷的餘地,是以暫時將註腳一事擱下,無論如何這都是我該負的責任。
之前但得陳院長的鼓勵在這方面多作一些探討以外,又蒙兩位神學院的老師催促下要在學院開太極班;同時又有一兩位同學對太極拳和氣功的概念上有些混亂,因此才重新將此稿挖回出來。目的是盼能給同學們多一些思考,以及一起學習,待另有機會(若神允許),再給大家作進一步的報告。
謝謝。
添榮
17/01/2002 SHARE THIS